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。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。
【原典】
共敌不如分敌①,敌阳不如敌阴②。
【注释】
①共敌不如分敌:共,集中的。分,分散,使分散。句意:攻打集中的敌人,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。
②敌阳不如敌阴:敌,动词,攻打。句意为打击气焰正盛的敌人,不如打击气势衰竭的敌人。 [14]
【释义】
进攻兵力集中、实力强大的敌军,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。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,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。
【浅解】
所谓围魏救赵,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,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,应该采取迂回战术,迫使敌人分散兵力,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,致敌于死地。
【按语】
治兵如治水:锐者避其锋,如导疏;弱者塞其虚,如筑堰。故当齐救赵 时,孙膑谓田忌曰:“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,救斗者,不搏击,批亢捣虚,形格势禁,则自为解耳。”
【解析】
对敌作战,好比治水:敌人势头强大, 就要躲过冲击,如用疏导之法分流。对弱小的敌人,就抓住时机消灭它,就象筑堤围堰,不让水流走。所以当齐救赵时,孙膑对田忌说:“想理顺乱丝和结绳,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,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;排解搏斗纠纷,只能动口劝说,不能动手参加。对敌人,应避实就虚,攻其要害,使敌方受到挫折,受到牵制,围困可以自解。”
【故事】
公元前354年,赵国进攻卫国,迫使卫国屈服于它。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,后来改向亲附赵国,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,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。不到一年时间,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。邯郸危在旦夕。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,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(此时,赵国与齐国结盟)。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,以孙膑为军师,率军救赵。孙膑出计,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、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——襄陵,以麻痹魏军。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。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国救援。魏军为疲惫之师,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。所以大败。
【案例】
AMD逆袭英特尔:数据中心市场的“围魏救赵”战
背景
2017年,英特尔占据全球服务器芯片市场99%的份额,其至强(Xeon)处理器年营收超230亿美元。AMD因技术落后,服务器芯片市占率仅0.8%,濒临边缘化。
策略实施
第一步:迂回攻击消费级市场(围魏)
技术突破:2017年推出Zen架构锐龙(Ryzen)处理器,性能提升52%,价格仅为英特尔酷睿i7的60%
生态绑定:向微软Xbox、索尼PS5独家供应定制芯片,构建游戏主机护城河
价格绞杀:Threadripper 3990X(64核)售价3990美元,对标英特尔28核的Xeon W-3175X(定价9999美元)
结果:
消费级CPU市占率从8%飙升至38%(2021年Q3)
英特尔被迫抽调50%研发资源应对,推迟10nm工艺量产
第二步:突袭数据中心(救赵)
精准卡位:2022年推出5nm工艺的EPYC 9004(96核),单核性能提升29%
生态瓦解:联合戴尔、HPE推出“三年免费换新计划”,打破英特尔与OEM厂商的排他协议
成本碾压:提供“1颗EPYC=2颗Xeon”的解决方案,总拥有成本(TCO)降低40%
结果:
2023年Q2,AMD服务器芯片市占率突破28%
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暴跌33%,裁员15%
战略解析
攻击节奏控制
消费级市场每6个月迭代一代产品,迫使英特尔每代研发成本增加3亿美元
数据中心市场采用“三代同堂”策略(Milan/Genoa/Bergamo),覆盖90%应用场景
生态颠覆
开放芯片架构授权,吸引三星、台积电等代工厂加入生态
推出ROCm开源软件平台,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
财务杠杆
用消费级市场赚取的现金流(毛利率58%)补贴数据中心研发
通过股票回购计划(200亿美元)吸引华尔街支持
战果数据
指标 | 2017年(战前) | 2023年(战后) |
---|---|---|
服务器芯片市占率 | 0.8% | 28% |
数据中心业务营收 | 4.3亿美元 | 69亿美元 |
研发投入占比 | 22% | 30% |
股价累计涨幅 | +12% | +1900% |
策略启示
非对称竞争:
AMD用消费级市场的“小战场”胜利,撬动数据中心“大战场”格局,完美演绎“攻其必救”的精髓。技术杠杆:
通过Chiplet(小芯片)设计,用14nm工艺实现7nm性能,颠覆摩尔定律竞争逻辑。时间窗口把握:
抓住英特尔10nm工艺难产的3年空窗期(2018-2021),完成三代产品迭代。
此案例印证《孙子兵法》所言:“兵之情主速,乘人之不及,由不虞之道,攻其所不戒也。”AMD通过精准的节奏控制和生态重构,在半导体领域上演现代版“围魏救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