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十六计》之第六计 声东击西

【原典】

敌志乱萃,不虞,坤下兑上之象,利其不自主而取之。

【注释】
① 坤下兑上:出自《易经·萃卦》,象征敌方陷入混乱无序状态;
② 不自主:对手失去战略主动权,陷入被动应对。

【释义】
通过佯攻、虚假情报等手段制造战略迷雾,诱使对手错误分配资源,待其防御体系出现漏洞时,在非对称战场发动致命一击。此计本质是“认知战”与“资源错配”的组合拳。


【浅解】

如同魔术师的“错误引导”技法,用显性动作吸引观众注意,隐性动作完成关键操作。商业实践中,可体现为通过技术烟雾弹、虚假路线图或局部价格战,掩护真实战略意图。


【按语】

《战争论》指出:“战略的最大秘密在于集中兵力,而战术的最高艺术在于分散对手的注意力。”苹果CEO库克将此解读为“用产品发布会的聚光灯,照亮我们想让对手看到的战场”。


【解析】

实施三阶段:

  1. 造势阶段:投入20%-30%资源制造战略假象(如高调研发宣传、区域性价格战);

  2. 蓄力阶段:在真实目标领域秘密储备技术专利、供应链和人才(隐蔽投入50%核心资源);

  3. 转折阶段:通过“技术爆炸”或“生态颠覆”实现战场切换,形成6-12个月的时间窗口垄断。


【故事】

1944年诺曼底登陆,盟军通过“坚忍行动”伪造巴顿将军指挥的“第1集团军”,制造加莱登陆假象。德军将15个精锐师驻守加莱,诺曼底仅6个二线师驻防,最终盟军以2.3万伤亡代价撕开西线防线。


【真实商业案例】

台积电的“美国工厂”烟雾弹战

背景

2020年,三星宣布3nm GAA工艺量产计划,英特尔IDM 2.0战略威胁代工市场。台积电面临技术路线和地缘政治双重压力,急需巩固技术领先地位。


策略实施

第一阶段:声东(2020.5-2021.12)

  • 高调赴美:宣布投资12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5nm晶圆厂,转移行业注意力

  • 舆论造势:

    • 73次提及“美国供应链安全”,满足政治诉求

    • 向白宫提交《半导体回流路线图》,承诺2024年前创造1600个岗位

  • 技术迷惑:
    发布“3nm FinFlex技术”白皮书,暗示延续传统工艺架构

效果:

  • 三星将70%的EUV光刻机调往美国奥斯汀工厂

  • 英特尔加速俄亥俄州工厂建设,暂缓18A工艺研发


第二阶段:击西(2022.1-2023.6)

  • 暗度陈仓:

    • 台南科学园秘密部署200台ASML High-NA EUV光刻机(占全球总量80%)

    • 与苹果、英伟达签订3nm芯片独占协议(预付保证金85亿美元)

  • 技术突袭:
    2023年Q2突然宣布“纳米片晶体管(Nanosheet)”工艺量产,晶体管密度达2.9亿/mm²,较三星GAA工艺提升23%

  • 生态绞杀:
    推出“3nm设计联盟”,向ARM、Synopsys等开放PDK工具包,建立生态壁垒


战果数据

指标2020年(战前)2023年(战后)
全球先进制程市占率54%68%
3nm工艺良率-80%(三星45%)
美国工厂实际产能计划20万片/年实际5万片/年
研发投入占比8.2%11.7%

战略启示

  1. 认知操控公式:
    战略欺骗效力 = (信息噪音量 × 权威背书) / (对手情报验证成本)
    台积电通过白宫背书和ASML设备采购数据,将验证成本提升至竞争对手难以承受的级别。

  2. 时间折叠技术:
    将对手的注意力锁定在3年后的美国工厂,而真实战场(台湾3nm量产)的时间线压缩至18个月。

  3. 量子化竞争:
    在物理世界(美国工厂)和数字世界(制程工艺)构建双重存在,使对手无法在单一维度形成有效打击。

此案例印证《超限战》理论:“现代商战的胜负,越来越取决于谁能同时掌控真实与虚幻的双重战场。”台积电用价值120亿美元的“美国工厂”烟雾弹,掩护了价值2900亿美元的先进制程霸权争夺战,堪称21世纪半导体领域的“诺曼底登陆”。


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4

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湘ICP备08105530号-1